政策沒了,買房人噴出一口老血_天天訊息

來源:北京特價房時間:2023-03-16 08:56:40


【資料圖】

內容來源:大碗樓市

有個不好的消息,

想在一線強二線買房的朋友,捂住胸口。

3月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公開發表了對樓市的看法,

大家都盯住了他說的這句:

對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充滿信心。

倪長老七七八八列舉了很多論點,來支持樓市今年一定企穩回暖。

包括疫情影響、保交樓、房企融資等等,

說實話,這些論點都沒啥意思,真正引起我興趣的是這句話:

“從政策落實情況看,我們對于首套住房大力支持、對于二套住房合理支持的政策都已經出臺,正在落實見效。”

都已經出臺,言外之意,

大招不會有了,尤其是已經熱起來的一二線熱點城市。

點你們呢,要啥自行車,就這了。

樓市玩的是什么?

玩的就是預期。

一看政策預期沒了,你氣的罵街,嚷嚷著勞資不買了。

沒關系,你不買,有的是人買。

看看2月的二手成交數據,亮瞎眼。

上海成交19300套,2022年7月以來的成交最高點;

成都成交19061套,近11年的單月最高記錄;

北京成交15315套;天津成交14175套;廣州成交9938套;西安成交8161套。

拋開環比和同比的春節因素,

2月,熱點城市的樓市確實回暖了。

你看,連開發商都看到希望的火苗了,

2 月百強房企銷售金額 5184 億元,同比上升 12%,終于止跌企穩;

銷售面積同比下跌-2%,下跌趨勢收窄,暫時擺脫下跌三四成的噩夢。

尤其是萬科3月8日還公開表態要大比例分紅。

3月8日萬科在股東大會上喊出:

未來三年的股東回報規劃計劃每年以現金分紅的方式,分配的利潤30%是底線要求,爭取維持在35%左右。

一邊喊話一邊募資150億元補充流動性資金。

萬科說了,今年手癢癢了,多搞點錢要拿地呢。

不過就今年2月的土拍情況來看,

地價沒降,流拍率降了。

同樣的地價,溢價率提升了5.4個百分點,流拍率卻降到了12%。,去年的月均流拍率是16%。

怪不得倪長老敢說政策已經給足了。

2月的樓市,確實春意盎然。

飄了!

都飄了!

這才2月,誰敢說3月樓市成交不會下滑,土拍不會遇冷,房企不會繼續做噩夢。

現在談樓市回暖,不再放大招,為時尚早。

還在等著一線城市放大招的人很不爽。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始終覺得政策還不到位,還有大招,

根本原因在于,大家都覺得ZF離不開土地收入。

2021年土地收入8.7萬億,2022年下滑到了6.7萬億,

足足少了2萬億,各地方土地依賴度那么高,

一定很難受。

于是,就得出2023年,各地方一定牟足了勁賣地拉樓市。

水妹想說,這個邏輯是錯的。

地方確實依賴土地收入,但并沒有那么依賴,也不會在這一棵樹上吊著。況且2023年的地方壓力,和前兩年又是完全不同的。

因為土地收入和稅收不一樣,土地收入是毛收入。

用于征地拆遷補償、土地開發支出等成本性的硬性支出就要消耗土地收入的7成以上。

剩余不到30%的土地收入才用于基建和專項債利息償還等相關費用。

也就是說,土地款收入少了,拆遷征地和土地開發整理等費用支出相應減少就可以。

而近幾年基建資金來源中土地出讓金在下降,專項債、產業基金、政策性金融的資金占比一直在逐漸增加。

拿2022年來說,

土地出讓收入減減約2萬億元,只影響地方一般公共預算財力約3000億元。

也就是15%。

但是今年的情況是,

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的增速目標只有0.4%,

如果把這個目標全加到土地收入上,也只增加267億元。

等于說,今年和去年基本持平就OK,

上面沒讓你猛干!

而缺失的那部分收入,地方是從哪里找補的呢?

首先是地方負債在減壓,

今年的赤字率雖然定了3%,看似比去年多了0.2個百分點,但這5100億元的增量赤字全是上面在背。

拿基建投資來說,今年上面安排了6800億元,比去年又增加了400億元,增速創 4 年新高。

同時上面給地方的轉移支付今年還增長了7.9%。

也就是說,今年很多地方上的投資不僅有人分擔,還會拿到更多轉移支付的錢。

其次,去年減稅退費高達4.2萬億,根據目前的延續和優化政策,今年大概會降到2萬億以下。

并且,今年因為YQ防控政策調整,前幾年每年花掉的三四千億,今年大概也會剩下大部分。

一里一外,地方又省下一大筆錢。

以上這些,足以覆蓋掉土地收入縮減2萬億帶來的3000億元預算缺口。

看吧,你以為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一榮俱送、一損俱損。

其實,人家早留好后手了。

起碼今年,不慌。

今年這形勢,就是很奇妙。

土地收入少了,土地供應就少,

土地供應少了,新房入市就少,

結果反倒是還會漲價。

尤其是一線城市,

一旦政策預期落地,很多手里拿著錢卻一直在觀望的人,

只要看到連續三個月的高成交量,一定會行動。

今年,漲幅預期最大的就是一線城市。

按照近15年的漲跌周期來看,

北京一二手房月成交15000套且連續3個月以上,基本就是上漲門檻了。

上海要到2萬套以上,廣州是15000套,深圳是8000套。

該看房的要看起來了,不要等3、4月一過,錯失機會。

還有一點,

根據今年的政府性基金預算目標,土地收入目標基本和去年持平,

如果土地收入不會大規模增長,今年大量待拆遷和征收的土地進度也會放緩。

博拆遷的朋友,大概還要等一等。

除非有一種可能,

就是拆遷之后再度入市的土地,獲取的利益非常豐厚,

否則,沒人有動力搞拆遷耗費土地收入。

這么一看,越是樓市復蘇慢、無利可圖的地方,越難拆遷。

總之,今年已經不是什么樓市分化年了,

而是金字塔年。

提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精彩文章,記得讀完點個“贊”、點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里!
往 期推薦:買房指南:1、北京多區發布拆遷騰退動態,又一批“拆二代”要誕生?2、100平的房子跌了107萬?!三季度北京二手房漲跌榜單揭曉!3、三批次過半,央國企也躺下了……北京熱度卻反超上海4、房地產市場分化行情或加劇!從20大報告看房地產行業發展方向5、京樓干貨|是不是南三環永遠不如北五環?317政策5年了,這些盤…

6、2022年大興區最強買入指南!北部業主看了會流淚的南城新房大盤點…

保障性共產房:豐臺:懋源晟府、昌平未來慧園順義:潮白水悅大興:大興星光里、大興北投如郡共產房小合集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新版《租房合同》公布實施!租房也要辦理網簽! 每日熱訊
下一篇:新鮮出爐!2023年2月十大城市二手房房價地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