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浙江第一早”茶山梅上市了

來源:溫州日報時間:2023-05-05 11:53:56

昨天,記者走進甌海區茶山新盤農業有限公司楊梅精品園大棚中,看到一顆顆色澤鮮紅的楊梅掛滿枝頭,果農林媚媚正忙著采摘、分揀、裝盒并準備發貨。


(相關資料圖)

自4月28日以來,種植在大棚中的丁岙楊梅開始陸續上市,較去年提早15天上市,也成了“浙江楊梅第一早”,究其原因,是這背后數字化技術的賦能。

“丁岙梅”因為原產地在甌海茶山,溫州人習慣稱它“茶山梅”,是溫州地方特色名果,也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浙江省四大楊梅良種之一,享有“紅盤綠蒂”之美譽。

“今年我們家楊梅在全省最早成熟,感覺楊梅的品質也比去年要好,個大飽滿。”茶山新盤農業有限公司楊梅精品園負責人的林媚媚告訴記者,今年10畝大棚楊梅產量預計為5000公斤,較去年產量增加三分之一,目前每斤售價為300元。

2021年,甌海區聯合省農科院亞作所、園藝所以及溫州農科院,全面實施“農業雙強”行動,制定楊梅甌柑產業三年振興計劃,推進“五優工程”,形成了楊梅智能精準補光技術、楊梅提質增效技術、楊梅大棚數字化栽培技術等研究成果,并在丁岙楊梅原產地茶山街道啟動楊梅精品園建設,以此振興丁岙楊梅產業。

據悉,在設施促早栽培技術創新升級的基礎上,今年在栽培丁岙楊梅的過程中,應用了棚內增溫技術和數字化設施栽培技術,助力楊梅搶“鮮”上市。

“根據丁岙楊梅的生長特性,我們對棚內楊梅樹實施了智能化精準控制。”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博士、助理研究員俞浙萍介紹,數字化設施栽培技術是通過對設施大棚內溫度、濕度、水肥等進行數字化監測,并實現遠程智能澆水、施肥、自動開膜等功能,提升果園精準化、省力化管理水平,減輕了楊梅落果問題,從而提高楊梅產量和品質。

據了解,目前茶山共有約50畝大棚丁岙楊梅。

“去年大棚楊梅品質佳、效益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隨著技術的推廣,如今越來越多的果農開始嘗試大棚栽培丁岙楊梅了。”浙江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郭秀珠介紹,根據去年的大棚設施栽培丁岙楊梅品質鑒定結果顯示,農藥殘留檢測參數全部合格、安全可控,這也說明大棚楊梅在品質上更有保障。

原標題:

“浙江第一早”茶山梅上市了

技術賦能助力搶“鮮”半個月

記者 洪越風 甌海融媒記者 吳佳佳 吳宇洲

編輯:孫嘉勵 | 責任編輯:張朋杰 | 監制:阮周琳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五一”電影市場明顯回暖 影視板塊有望持續受益 世界熱訊
下一篇:奧斯梅恩奪冠后開啟直播,與巴洛特利視頻連線慶祝-天天速訊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