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管參與資產支持計劃開閘4年仍屬小眾

來源: 藍鯨財經 時間:2019-06-03 11:13:36
近日,中國平安(601318)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產險”)披露一項資金運用關聯交易信息,由平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資產”)管理的資金,通過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投向企業基礎資產。

藍鯨保險根據中保協披露信息梳理發現,2019年以來,保險資金認購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數量同比略有提升。但整體來看,該投資方向,自2012年險企啟動試點,2015年監管“開閘”險資參與以來,仍屬小眾。

業內專家紛紛向藍鯨保險表示,當前經濟環境下,優勢資產難尋,企業整體債務規模過高,對接企業基礎資產的投資渠道,潛藏不小風險。且認購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需要保險資管公司具備專業人才團隊,對標企業的實際資產、債務情況進行審慎甄別,同時與其他投資渠道進行互補配置。與發展相對成熟的債權、股權投資渠道而言,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仍處于起步階段。

今年來5項資產支持計劃認購方案披露,平安人保泰康參局

近日,平安產險發布公告,就平安資產管理的“鑫享37號資產管理產品”(以下簡稱“鑫享37號”)投資“平安證券-一方-融惠供應鏈金融3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以下簡稱“融惠3號專項計劃”),進行信息披露。

據藍鯨保險了解,由平安證券管理的“融惠3號專項計劃”,募集資金用于向原始權益人深圳市前海一方恒融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融保理”)購買基礎資產,具體為恒融保理出售予專項計劃的應收賬款債權。此筆認購,“鑫享37號”投資“融惠3號專項計劃”A級資產支持證券2800萬元。

這并非2019年中國平安參與的第一筆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同在2019年5月,平安養老公告稱,委托平安資產管理的“如意37號”等3款產品,投資2019平安租賃汽融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A級資產支持證券共計8700萬元,用于認購平安租賃對承租人享有的租金請求權等權益;平安產險、平安養老則分別委托平安資產管理的資管產品,投向“2018平安租賃十一期小微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合計4900萬元,募集資金用于承租人的租金債權等權益。

此外,藍鯨保險注意到,2019年以來,平安人壽、平安產險、平安養老均協議委托平安資產,將管理產品投資“2019平安租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優先A1級資產支持證券”。舉例來說,2019年2月,平安人壽公告稱,擬配置平安資產受托管理的平安租賃資產支持計劃(四期),不超過27億元,該計劃總規模不超過50億元,投資年限最長8年,預期凈收益率為5.6%-6.2%,募資用于收購平安租賃的債權類資產,平安租賃到期一次性回購,并對收益提供差額補足義務。

值得注意的是,集中于近半年內參與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除中國平安外,還有中國人保、泰康保險。分別來看,2019年1月,中國人保旗下人保財險、人保壽險、人保養老等子公司相繼就認購“人保投控-越秀租賃1號資產支持計劃”事項進行公告。公告顯示,該計劃募資不超過20億元,期限為8年,募資用于融資租賃項目應收款及收益權等附屬權利,中國人保等各子公司合計認購約17.3億元。

泰康人壽、泰康資管受托賬戶,在2019年3月協議認購“華泰資管-供應鏈1-20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不超過18億、3.3億元,該計劃發行規模不超過100億,直接債務人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據藍鯨保險不完全統計,目前認購金額合計達到約12.48億元。

整體來說,2019年前5月,保險公司分期多次認購5項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相較于2017年、2018年同期各自分期認購4項資產支持計劃的動作來說,參與項目略有增多。

“開閘”近4年仍屬小眾,專家:企業負債規模較大難覓優質資產

據藍鯨保險了解,險企參與認購的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是由保險資管公司等專業管理機構作為受托人設立支持計劃,以基礎資產產生的現金流為償付支持,面向險企等投資者發行受益憑證的業務活動。

事實上,資產支持計劃一直作為險資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模式在逐步推進開展。2013年,原保監會發文表示,支持保險公司以資產支持計劃等形式為民生建設與重點工程提供長期資金支持;一年后,原保監會發布《項目資產支持計劃試點業務監管口徑》,同期,國務院也在相關文件中明確表示,鼓勵保險機構通過資產支持計劃形式,直接對接存量資產。

在此背景下,2015年8月,銀保監會印發《資產支持計劃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在交易結構、操作行為、風險管控等方面進行規范。據原保監會披露數據,截止《暫行辦法》出臺,共有9家保險資管公司以試點形式,發起設立22單資產支持計劃,共計812.22億元,投資平均期限為5.5年,收益率為5.8%—8.3%。

然而,雖然有政策落地,參與認購資產支持計劃的險企卻相對有限,且未有明顯增多趨勢。根據中保協披露信息,自2014年以來,參與資產計劃認購的險企、保險集團總數仍未超過10家,主要為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泰康保險、華泰保險等,認購金額與體量也未有明顯變動,與險資其他投向相比,動作甚微。

“總體而言,保險資管目前參與資產支持計劃的體量還較小,參與度不高,并非主流投資方向”,保險資管相關人士對藍鯨保險分析稱。

從行業角度來看,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粟芳首先對這一投資渠道表示認可,“險資的各種投資渠道是互補的關系,各個渠道發展情況,由資本市場、投資環境等整體因素決定,險資通過新的投資渠道進行風險分散,未嘗不可”。

“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面向的資產主要為非標資產,收益率相對較好”,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保險系主任郭振華補充道。

事實上,早在2015年銀保監會面向保險資管公司“開閘”,打開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渠道時,就有資管業內人士提出,這或成為保險資管公司資產證券化的業務平臺。然而,在對接企業存量資產,強化融資渠道的同時,保險資管公司如何保證險資的穩健布局,成為關鍵,而這,或也是險資參與度有限的主要原因。

具體來看,“鼓勵險資參與認購資產支持計劃,并非是將后者視作簡單的債務融資工具,資金投向的企業基礎資產也不是簡單的抵押物”,據保險資管業內人士分析,“而是應具備充足的現金流,作為其還款支撐”。

然而,郭振華進一步指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優質資產難尋,不少企業的債務規模過高,以基礎資產為標的,存在不小的償債風險”。

基于此,如何進行投資標的選擇,就成為險企在進行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投資時尤為需要關注的領域。“進行標的選擇,主要是從主體及資產包角度對項目質地進行權衡,綜合平衡風險與收益,同時兼顧久期匹配等因素”,平安資管內部人士對藍鯨保險表示。

如何甄別?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指出,“保險資管公司必須注重企業資產的真實性,對企業的實際資產、債務情況了解清楚,防止財物造假問題。這就要求其進行投資判斷的人員足夠專業,或者有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進行充分的資產評定”。

“操作風險尤其需要防范”,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指出,要求保險資管公司形成成熟、嚴格的內控體系,謹慎挑選標的,同時,還要注意與在其他途徑進行的投資動作形成良好互補。

“從目前國內的市場環境來看,企業的融資需求增加,保險公司也需要對資金進行良性配置,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推進,對于保險公司、保險資管公司來說都是可把握的機會”,王緒瑾提出預期。在債券、股權等投資渠道相對成熟的背景下,險企通過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進行投資的路徑,或仍處于起步階段。(藍鯨保險 石雨 shiyu@lanjinger.com)

標簽: 險資 資產支持計劃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微信付車費,可用“出租車助手”小程序開電子發票
下一篇:萬眾矚目|市場“綁架”美聯儲能否成功?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