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獲悉,上半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大幅增長,累計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6月份開行1169列,再創歷史新高。
橫跨歐亞大陸橋的中歐班列被視為“一帶一路”發展的“晴雨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經濟低迷等不利因素影響,拿到如此亮眼的成績更顯得尤為珍貴,也彰顯出中歐班列旺盛活力和不竭動力。
中歐班列成為“國際市場直通車”,為外向型經濟發展“加速器”提供強勁引擎,在“六穩”“六保”部署的指引要求下,常態化開行中歐班列不僅對暢通地區外貿運輸通道、加快集疏運體系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尤其是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后,迅速組織運輸資源力量,快裝快運各類防疫物資,為防疫國際合作做貢獻,為“一帶一路”沿線百姓創造了極大福祉。
中歐班列成為“貨物運輸高效車”,成為國際間物流貿易的“首位選擇”。針對班列運量大幅增長帶來的作業量上升的情況,協調口岸監管部門增加人員力量,創新交接作業方式,加強運輸組織實時盯控,確保口岸站安全暢通;充分發揮國際協調機制作用,保持與沿線周邊各國鐵路部門信息暢通,協調境外鐵路落實寬軌段三列并兩列集并運輸,共同壓縮運輸時限、提升運輸效率。讓速度更快、讓流程更簡,大運量、低運價、全天候和綠色交通工具的優勢效應,在班營管理、效率提升等方面,提供更穩定更便捷的服務,提升了國家、地區間的物流能力,成為示范性國際新品牌。
中歐班列成為“高速通關便捷車”,在海運和空運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響、更多貨物選擇通過中歐班列運輸情況下,鐵路部門做到應接盡接、應運盡運、全力保障。一組組數字節節攀升,一箱箱貨物不斷運抵,為對外經濟貿易和全球疫情防控立下了汗馬功勞。“數字口岸”的成功實施,中歐班列實現了與海關、周邊國家鐵路公司的全面信息共享和無紙化通關,推動鐵路國際聯運各方實現數據網上共享、快速申報查詢、中外文信息自動翻譯,大幅壓縮通關時間,讓客戶體驗更加高效便捷。
“奧力給”的“中歐班列”,高效、低價、穩定、環保的鐵路運輸,在疫情沖擊下展現出強大的潛力。從“單打獨斗”到如今“多國合作”,轉型發展的中歐班列不僅能夠共享市場及政策信息;還會共同提升中歐班列市場化運營水平,帶來的成效顯而易見,抓住機遇、推動創新,讓我們拭目以待高速領跑的中歐班列拿出更耀眼的外貿合作新成績。
標簽: 中歐經濟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