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寫出了“平度人民的遠見”

來源:中國教育報時間:2023-07-07 10:06:47


(相關資料圖)

歷史記錄

平度是教育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一個好典型,從這里看到了我國農村教育的希望。更多的同志希望從平度的經驗中得到啟發,探索一條發展農村教育的路子。

——1988年1月26日《教育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一個好典型——山東省平度縣教育工作考察之一》,作者:本報記者朱世和高文元鞠慶友張增倫李國早

采訪者說

1987年12月14日至18日,原國家教委和原農牧漁業部在山東省平度縣(現平度市)聯合召開“全國農村教育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經驗交流會”。我有幸隨時任中國教育報刊社社長兼《人民教育》雜志總編輯朱世和同志、《人民教育》編輯部二編室主任高文元同志參加了這次會議。

這是我們二進平度。1986年6月,就農村中小學教育如何適應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問題,我們赴平度調研,待了20天,對全縣的中心中學、職教中心、成教中心等進行了全面的考察、調研。后來,我們合作撰寫的長篇通訊《他們在創造性地工作》,發表在《人民教育》雜志1986年第10期上。

這一次,朱世和同志作為“設計師”,原本準備寫平度的續篇。在聽了經驗交流和中國教育學會農村教育改革研討會的發言之后,他認為:不寫“續篇”了,應該寫這樣一個題目——“農村教育改革的實踐和思考”。到了12月16日,他又說還是要寫平度的續篇,并暫定3個部分:經濟、教育、措施。

交流會結束后,我們留在當地采訪。12月22日,朱世和同志又和我們談起他的構想:標題叫“平度人民的遠見”。當時,我們的采訪對象平度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日新同志也在場,他用濃重的膠東口音說:“起點不低!評價高啊!”朱世和同志說,這篇文章發出來,肯定會引起強烈的反響。我們大家都認為,他的想法越來越完善了。

從12月13日到22日,歷時10天的采訪結束后,我們返回北京完成稿件,高文元同志又對全稿進行了修改潤色,朱世和同志審定。

1988年元旦過后,時任平度縣教育局局長肖懷沼同志、普教股股長張增倫同志、《山東教育》雜志主編鞠慶友同志,先后到京。我們一起集中對稿子進行了多次調整修改,于1988年1月22日定稿,形成了山東省平度縣教育工作考察系列報道。

報道從1988年1月26日起在《中國教育報》分7期刊發,在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一時間到平度參觀考察的有六七萬人之多,不少省份還由省委副書記、副省長帶隊。報道與其他幾篇文章一起,由何東昌同志作序,原國家教委辦公廳出了單行本。1988年4月,山東省委、省政府在平度召開現場會,全面推廣平度經驗,并重獎了趙蘭田、丁日新等4位教育明星每人2000元。

(作者為原本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2023年07月07日第25版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投資信托產品可靠嗎?買信托到底安全嗎?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