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降個價有多大罪過?有開發商被罰,人民日報曾指責:違背規律

來源:光宇吐樓市時間:2023-05-07 17:57:11

如今的房地產市場的確在逐步有所恢復,這應該是伴隨著經濟復蘇的一種本能,不過并沒有達到想要的預期。市場依然比較冷清,甚至在有一個小高峰之后又回落了。

很多老百姓經常調侃,這招那招都用了,最該用的招就是不用。雖然我不一定完全贊同,畢竟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以及穩定大局決定了房價不會大漲大跌。

但是也沒有說房價不能跌啊!而且這個也不能是人為規定,而應該是交由市場決定的。我從來不否定調控,因為任何體制,調控都是存在的。計劃需要調控,市場同樣也需要調控。


【資料圖】

不知道從何時起,降價就成了一種敏感的東西,開發商想降都不能降。我想說,究竟是誰慣出來的這個毛病。時間太久遠了,已經無從查起,早就習慣成自然了。可問題的癥結也就在這里,從來就沒有突破過。

樓市有問題需要慢慢消化,需要實現軟著陸,這些我都懂,畢竟穩定才是最重要的,可誰說房價降了就一定不穩定呢?到底在守什么呢?目前,不是沒有需求,也不是沒有庫存,這個矛盾已經僵持在這里了。是因為購房者買不起。

誰能打破這個僵局?

對于開發商來說,以價換量是最常用的方式,能夠實現最快的資金回籠,對于遇到困難的開發商讓利是唯一的出路。

5月5日,蘇州昆山住建局在發布一則通報文件顯示,昆山兩家開發商在其開發建設的項目銷售過程中,擅自大幅度降價銷售,擾亂了房地產市場正常秩序,造成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據了解,其中一個項目在4月中旬就推出了7.3折的讓利,多為建筑面積86-94平方米的房源,據項目方表示,經與住建部商議后約定,促銷活動只針對建筑面積89平方米的三房兩廳一衛戶型房源,其余房源均按原價銷售。“可能是五一期間賣得確實不錯,被同行投訴舉報了,政府覺得擾亂市場秩序,所以受到處罰。”

看到了吧,規規矩矩賣房子也要受到處罰。這就好比,遇上碰瓷的先不管你對錯,先把你那啥了。實話實說,有規定咱們遵守規定,而且也是與住建部協商好的。咋住建局就不干了?

7.3折讓利算是大跌嗎?怎么就擾亂市場秩序了?還給扣上不穩定因素的帽子。

以前我不懷疑,現在我們經常遇到一些大學教授的滲透,我如今不得不懷疑,有些人可能就是故意的,故意制造矛盾,難怪老百姓怨氣那么重,這不是故意抹黑嗎?

降價這個事,沒那么嚴重。就算過去有規定漲幅降幅不能超過多少,先不說對不對,我想房子降個價真的沒那么嚴重吧。再說這都什么時候了,就算是過去的規定也可以改改了吧。

近日,新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經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擬于今年9月1日起實施。修訂后的條例允許街道辦根據方便群眾、布局合理、監管有序的原則劃定攤販經營場所。

2020年,中央文明辦曾在當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明確要求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地攤經濟也在被鼓勵,降價為何不可?

別跟我說降價影響信心,那都是炒房思維下的買漲不買跌的慣性,隨著房住不炒不斷深入人心,這些年也看到了,毫不動搖地在堅持,就說明國家穩定房價的決定很大。所以,在確保穩定前提下,房價降一降沒什么的。

我理解,房價大降不好,也不太現實,我站在理性角度,也不奢望。但是不允許降價這種行為太坑人了,不僅耽誤了開發商,還影響了形象。不僅不讓降價,還罰款,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大家,想降價,沒門!

即便你不是這個意思,某些炒房的也會利用這種行為大肆炒作,看,政府都不讓降房價吧!如果是這樣,那么怨氣就更大了。

降價本身不是什么壞事,也沒那么嚴重,不讓降價本身也問題不大,但其引發的連鎖反應問題很大。我只能越來越懷疑是有人在故意誤導大家,增加大家的怨氣。沒有誰說就希望房價大跌,不需要努力白撿房子。這話都是一些炒房者維護高房價的借口。

我記得人民日報也曾針對地方禁止降價嚴厲喊過話,發文譴責為什么不能降價?違背經濟規律,逆勢而為,不可取。

央行專家盛松成也曾表示,“我們不希望房價大降,事實上也不會大降,但目前更需要扭轉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如果大家不相信房價會跌,這種現象很可怕,后果很嚴重。房地產要想實現轉型幾乎不可能。因為他們認為買房不需要承擔任何后果,房價不會降,可現實不是這樣,那么讓老百姓后悔的事誰來承擔責任?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為再現當年效果,樓市大招重出江湖?官方澄清|當前視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