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中止與中斷的區別在哪?中止訴訟時效有什么事由?

來源:稅法網時間:2023-05-12 16:09:21

一、訴訟中止和訴訟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訴訟中止是指在訴訟過程中,訴訟程序因特殊情況的發生而中途停止的一種法律制度。根據行政訴訟法和審判實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予以中止:

作為原告的自然人死亡,需要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作為原告的自然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作為原告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繼承人的;

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二、訴訟中止與中斷的區別

訴訟時效中斷與訴訟時效中止的區別:

訴訟時效期間中斷和中止的相同之處是,二者都是在時效期間屆滿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發生而產生阻礙訴訟時效完成的效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在于:

(一)發生的時間不同。時效中斷可發生在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后6個月內。

(二)法定事由不同。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事實,如起訴、請求;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實,如不可抗力、債務人失蹤等。

(三)法律后果不同。時效中斷,中斷的法定事由發生前已經過去的時效期間不再計算,從法定事由發生后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實際是前后兩個時效;時效中止是將中止的期間暫停計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繼續計算時效期間。如果中止事由消除是在最后6個月之內,訴訟時效再計算6個月。

三、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

訴訟時效的中止必須是因法定事由而發生。這些法定事由包括兩大類: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災害、軍事行動等,都是當事人無法預見和克服的客觀情況;二是其他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情況。

其他阻礙

(一)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喪失行為能力;

(二)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三)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無法主張權利;

(四)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主張權利的客觀情形。

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始產生中止訴訟時效的效力。

訴訟時效中止之前已經經過的期間與中止時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繼續進行的期間合并計算。而中止的時間過程則不計入時效期間,為此,民法把時效中止視為訴訟時效完成的暫時性阻礙。

標簽: 訴訟中止與中斷的區別 中止訴訟時效的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天天速讀:北京掛牌3宗預申請住宅用地,總起拍價116億元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