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房地產處在一種看似矛盾實則非常正常的一種糾結狀態,由于大家所處角度不同,面對同樣的市場反應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態度,有人在樓市寒冬中看到了希望,也有人對房地產深層次問題的解決念念不忘,你所看到的,其實都有跡可循。
【資料圖】
說簡單點,人的感覺都是有參照物的,幸福感其實也是如此。往回看,如果你把參照物拉得更久遠,你會發現當前的房地產什么都不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如果你與上個月相比,或許你能發現一絲絲暖意,哪怕這種暖意僅來自于一種安慰。這就是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感受。
實話實說,當前房地產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呈高速增長態勢,房價也不會大漲大跌,這都是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下的運行軌跡。所以,你可以說大勢已去。但同時,房地產也在尋求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你又不能說房地產沒有前途。畢竟,需求依然存在。
如今問題就在于需求端有心無力,也是干著急。
有人說購房者如果看到房價回暖或許會著急了,他們就不猶豫了,他們就敢買房了。
那我們看看現在的房價數據情況是怎樣的。
12月15日,國家公布了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均呈現環比下降態勢。新房價格環比下降城市有51個,比上月減少7個,下半年以來首次下降;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城市有62個,個數與上月相同。根據簡單算術平均計算,11月份全國70個城市新房價格指數環比漲幅為-0.2%,已經連續15個月下跌。
如果非要從中看到點希望,那就是環比上有一些好的積極變化,包括下降城市個數減少,這頂多是近來各種政策利好的一些安慰。
事實上,盡管政策頻出,尤其是開發商在融資方面獲得了更大的支持,減緩了不少壓力,但市場依然處于底部徘徊階段,而購房者的信心依然處于底部,單邊的政策效果明顯并不足以支持市場整體復蘇。
我們再看開發投資和賣房數據情況,更是不盡人意。
前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還是很慘,同比下降9.8%!依然沒有回調跡象。房屋銷售情況上,不看同比,就看環比,也沒有上翹行情,諸多房地產利好措施出臺,要想作用到購房者端,看來還需要時間!
隨著2023年將加快恢復經濟的預期,料定房地產還會有更加積極的政策出臺,這一點也在12月15日得到了驗證。
據新華社報道,“對于明年中國經濟實現整體性好轉,我們極有信心。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針對當前出現的下行風險,我們已出臺一些政策,正在考慮新的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回暖。”
這應該是多年來如此級別的場合,首次重提“房地產是支柱產業”,這次對于房地產的表述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沒有目的。房地產規模大、鏈條長、涉及面廣,對上下游相關產業帶動效應強,可以說肯定了房地產對穩經濟大盤的重要作用,客觀肯定了房地產的重要地位。
官方的定調為房地產的未來發展方向定了目標,官方的“極有信心”也是給我們的定心丸,已經出臺一些政策,相信后續會顯現效果,“正在考慮新的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新的舉措給了這個行業新的希望,新的期待。到底是什么舉措?這或許就是信心的來源。
其實已經透露,是努力改善行業資產負債狀況的,包括房企包括需求端,擴大內需方面,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房地產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具體是什么政策,我們不能妄議,但一定是對市場信心提振有效的,對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有益的。國家已經胸有成竹,我想說,無論政策多么積極利好,都不構成鼓吹房地產將走上過去快速上漲道路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