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一座博物館的“碳”索-世界熱文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4-10-10 15:04:51


【資料圖】

“十一”假期,作為蘇州的文化地標,蘇州博物館迎來了一批批觀眾。在統計入館人數的同時,另一項數據也在館內悄然記錄著——碳排放量。似乎與文博場館無甚關聯的碳排放量,為何會被一座博物館如此看重?

截至今年5月,蘇州全市已建成開放博物館127家,是遠聞名的“百館之城”。作為其中的“C位”,蘇州博物館本館于2006年由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建設,被其稱為“小女兒”。2021年,新建成的蘇州博物館西館對外開放,定位為“蘇州人看世界”的文化展示與體驗中心,喊出“立江南,看世界”的口號。聲名在外,自然引得游人如織,中國2024年第二季度熱門百強博物館榜單里,蘇州博物館位列第六。

據蘇州博物館館長謝曉婷介紹,博物館在運營中,為了保障游客的體驗、維持文物保存的合適環境,需要使用很多耗能排碳巨大的環境調控設備。實際上,博物館普遍存在高耗能、高碳排放的問題。對擁有“百館”的蘇州來說,探索這一問題的解決之道,是進一步推動文博場館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作為“百館”中的領頭羊,蘇州博物館自然要走在前頭。

2021年,蘇州博物館提出創建有影響力的運行碳中和博物館。通過與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研究團隊合作,蘇州博物館系統地形成了能耗審計及節能診斷報告。

以全工況變流量高效冷卻塔替換風機,燃氣鍋爐改為高效空氣源熱泵,可變頻的磁懸浮冷水機組取代了曾經的定頻主機。數字化控制臺的應用,更是有效提升了館內的智慧控制水,最大限度抑制能源的浪費。蘇州博物館西館則在設計之初就以特殊的造型增加自然光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室外廣場則進行最大化的綠色植物覆蓋。

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蘇州博物館“依托科技+精細化管理賦能博物館綠色低碳轉型”成功入選全國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佳案例名單。當年,蘇州博物館節能收益200萬元(人民,下同)。今年前七個月,蘇州博物館用水量同比下降6765噸,降幅38.8%;用電量同比下降206267千瓦時,降幅10.2%,水電費支出同比下降16萬余元。

謝曉婷表示,今后,蘇州博物館在發揮文化地標功能的同時,將繼續開展節能減碳的探索。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環球觀速訊丨文旅結合聚人氣 “流動的中國”顯活力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