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銷貨“發威”,3月勁升四成,35年來最大升幅_每日播報

來源:星島環球網時間:2023-05-05 14:41:31


(資料圖)

香港3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值錄得336億元(港元,下同),按年上升約四成,是35年以來最大升幅。政府發言人指,與個人及旅客消費繼續改善,以及比較基數低都有關。香港零售管理協會執行總監羅振邦則表示,3月的生意額其實仍是偏低。

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最新零售業銷貨額數字,今年3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較上年同期上升40.9%??鄢溟g價格變動后,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較上年同期上升39.4%。期內鞋類及其他衣物配件等上升187.9%,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上升165%,眼鏡店上升136%,藥物及化妝品上升64.4%,中藥上升44.3%,百貨公司貨品上升37.2%,書報、文具及禮品上升34.1%等。

超市未受惠 按年跌6.5%

另一方面,今年3月的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較上年同期下跌6.5%;其次為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銷貨價值下跌8.2%。

羅振邦指出,雖然零售業總銷貨值上升約四成一,但去年同期香港處于疫情高峰,比較基數低,今年3月的生意額仍偏低,當中衣物鞋子、珠寶首飾鐘表等,都是一些與游客相關的貨品,而珠寶首飾亦只增加多數千萬元的生意額。

暑假十一料再迎小陽春

羅振邦又說,政府推出多項措施吸引旅客來港及鼓勵消費,有利于香港零售業表現,但旅客重返香港的速度并非爆發式增長,料是拾級而上,游客未必會大手購物,他們反而更重視旅游體驗,如街頭小食、深度游等。他預計下一個“小陽春”將在暑假或十一黃金周,相信香港零售業仍需待九個月至一年后,才可恢復至疫情前。他補充,即使零售業受惠旅游業復甦,但店鋪加租幅度由5%至30%,零售業仍充滿挑戰。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說,雖然新一輪消費券對經濟提振作用較以往減弱,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動本地消費。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關愛特殊兒童,成都三十八幼銀杏園區、行知園區“衛”愛前行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