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消息!中緬邊境警民情深:"他不是騙子,是‘守護神’"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3-05-26 09:43:44

圖為工作中的汪應(右)。 保山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保山5月25日電 題:中緬邊境警民情深:“他不是騙子,是‘守護神’”

作者 劉桐 陳道霖 霍志浩

“我們這里地處山區,突然來了個生面孔,還是外地口音,街坊鄰里都對他有所防備,還有人以為他是‘騙子’。”提起云南保山邊境管理支隊木城邊境派出所烏木寨警務室的社區輔警汪應,世代居住在中緬邊境云南省龍陵縣烏木寨社區的傈僳族婦女余大娘打開話茬,聊起了汪應剛到警務室時的趣事。

來自四川資陽的汪應在烏木寨警務室工作3年,當地民眾對他的認識屢屢“刷新”。汪應也從“陌生人”變成了轄區民眾眼中的貼心人和“守護神”。

2020年在烏木寨開展社區工作之初,汪應還是個十足的“愣頭青”,連最基本的溝通交流都成問題。“那時候大家問我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會跑這么遠的路來木城邊境派出所當輔警?”汪應說。

每當遇到這樣的提問,汪應總會耐心解釋:自己和妻子孔付英在外打工時相識相愛,妻子是龍陵縣木城鄉烏木寨人,于是自己就跟妻子一起來到烏木寨工作生活。“烏木寨氣候宜人,在這里居住和生活感覺很舒服,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這里。”汪應笑著介紹。

圖為工作中的汪應。 保山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2020年8月,汪應加入保山邊境管理支隊專職輔警隊伍,隨后來到烏木寨警務室,成為木城邊境派出所的一名社區輔警。

烏木寨是距離木城鄉最偏遠的一個村寨,這里有908戶居民,常住人口3142人。為拉近和老百姓的距離,了解他們的心聲,汪應每次進行社區走訪時都會帶著社區記錄本,把走訪的見聞記錄在冊。他說,“比起讓民眾來警務室找我們,帶著筆記本到他們家里,更能和大家建立深厚的友誼,提升他們的安全感。”

長時間相處下來,說起話來“和風細雨”是汪應留給民眾的普遍印象。憑借著真心、熱心和細心,汪應逐漸走進百姓心中,成為民眾口中的“老汪”、鄰里眼中的“家人”。

“我的妻子也在烏木寨警務室工作,平時我們開展社區工作、進行普法宣傳都是一起去的。”汪應說,社區工作繁雜,有了妻子孔付英的幫忙,很多工作更容易開展,特別是一些矛盾糾紛的化解。

2023年3月,在一起鄰里糾紛中,村里一戶人家的5頭羊把另一村民家的籬笆撞壞了,雙方曾發生多次爭吵。汪應在接到居民電話后迅速趕往協調,孔付英也一同趕到現場。在兩人的配合下,糾紛很快化解,雙方握手言和,達成協議。而類似這樣的調解,每個月都會發生數次。

來到烏木寨警務室工作后,夫妻兩人已經養成默契,只要有糾紛發生,孔付英就隨丈夫汪應一起上門調解。他們把家安在了邊境線,把工作做到了民眾心坎上。參加工作以來,他們不辭辛勞來回奔走,成了烏木寨社區一道獨特的風景。

“他不是騙子,他現在是我們的貼心人。”烏木寨社區民眾說,在邊境線上奔波不停的汪應夫妻就像一束光,給民眾帶來溫暖和安寧。(完)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世界關注:江蘇鹽城珍禽保護區:仙鶴蹁躚“濕”意濃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