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組合拳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來源:證券日報時間:2019-09-16 14:41:33

繼8月25日證監會主要負責人召開會議研討細化資本市場改革總體方案、8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七次會議強調“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后,9月9日至10日,證監會召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研究布置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12項重點任務。

安信證券研報認為,此次“深改12條”的提出,標志著證監會的資本市場改革總體方案已經成型出爐,未來多項配套措施和改革細則或將陸續推出,深化資本市場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

“近期會議密集召開,使相關改革預期正得到持續強化。”某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2項重點任務從戰略上確定了資本市場的改革方向,主要指向完善基礎制度、法制保障,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吸引長期資金入市等幾個方面,目的是真正實現優勝劣汰,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大力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是12項任務之一。包括制定實施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切實把好入口和出口兩道關,努力優化增量、調整存量。嚴把IPO審核質量關,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暢通多元化退市渠道,促進上市公司優勝劣汰。優化重組上市、再融資等制度,支持分拆上市試點。

安信證券研報也表示,如果說注冊制改革是“增量改革引領”,那么重組、再融資、分拆上市和退市制度的改革就是“存量調整優化”。其中,并購重組和再融資政策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已進入寬松周期,在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也促進了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分拆上市試點則是科創板制度推廣到A股其他板塊的最新案例。

對于并購重組,監管層近期也出臺了多項政策舉措。6月20日,證監會就《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修訂稿征求意見,創業板將獲準進行重大資產重組;8月23日,證監會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特別規定》、《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填補了境內分拆上市的規則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證監會也將嚴把“入口”落到實處,對IPO排隊企業進行核查,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蹲C券日報》記者查閱證監會披露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9月12日,年內已有42家擬IPO企業終止審查。其中9月份有4家擬IPO企業終止審查。三季度以來,終止審查的擬IPO企業達22家,超過上半年終止審查企業之和。

同時,監管層也在探索創新退市方式,對“僵尸企業”、“空客公司”及時出清,暢通“出口”。

銀河期貨研報分析稱,12項任務是發展資本市場、進行逆周期調節的手段之一。對于改善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結構,完善資源配置,降低和穩住宏觀杠桿率,解決實體企業的融資問題,推進實體企業的市場化改革,建立起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標簽: 上市公司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科創板上市公司目前已有29家
下一篇:上市公司為什么要搞股權激勵?激勵之前為什么要進行股票回購?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