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指揮控制,是對聯合作戰整體形勢和戰場態勢進行掌握和制約的活動。做好指揮控制,應緊密結合其控制要素增多、控制動態性增強、控制難度增大等特點,努力提高控制效益,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
現代作戰戰場空間多維、作戰力量多元,涉及物理域、信息域、社會域等域,是典型的復雜巨系統,需要運用體系思維,找準作戰指揮控制的“優先級”,才能事半功倍,有條不紊地籌劃設計作戰、組織實施作戰行動,始終掌握作戰主動權。
構網建鏈是作戰體系的“優先級”?,F代作戰是大體系支撐下的聯合作戰,其基礎就是構建天空地一體的網絡信息體系,為戰略決策、戰役指揮、戰術行動提供體系支撐。為此,要構設高效運轉的網信體系,建立涵蓋衛星通信、無線通信等多迂回、多模態運轉的“超級網絡”,實現全頻譜通信。要圍繞偵察預警、指揮控制、作戰保障、效能評估等不同作戰功能,建立“網-云-端”的多軍兵種融入的智能化、一體化“殺傷網”,貫通情報鏈、指控鏈、行動鏈、保障鏈、評估鏈等,實現數據信息依網運轉、云端取用、邊緣智算,極速閉合“OODA”環。
找準重心是作戰決策的“優先級”。作戰重心是關系作戰全局的主要矛盾和中心問題,是對作戰全局發展變化具有決定影響的關鍵樞紐。要善于發現和把握作戰重心,通過對敵我作戰目的、作戰力量、關鍵能力、作戰需求等進行關聯性分析,找出體系節點,以點帶面、以面謀局,籌劃主要行動方向、主要作戰區域、主要作戰行動、主要打擊控制目標及作戰核心點,制定不同作戰行動的最優對策。由于作戰重心隨著戰爭的流動性不斷發生變化,體系節點也會隨之變化,這就需要根據預想的作戰進程,結合敵、我、戰場環境的不斷變化,關注并適時調控作戰重心。
精銳力量是作戰運籌的“優先級”?,F代作戰是體系支撐下的精兵作戰。精兵作戰、精兵制勝,關鍵在一個“精”字,特別是注重建設和運用精銳作戰力量,尤其是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新域新質作戰力量作為區別于傳統作戰力量的新型力量,展現出作用領域新、制勝機理新、支撐技術新、裝備模態新和編組樣態新等特質,具有發展方向快速突變、作用效果極具顛覆性的特殊潛力,成為戰斗力新的重要增長點,成為戰略競爭的制高點和制勝的關鍵力量。要把新域新質作戰力量作為作戰運籌的關鍵資源,調整優化作戰力量體系,切實提高作戰能力和水平。
全維感知是作戰實施的“優先級”。現代作戰是追求單向透明的“感知戰”。全維全域的各類傳感器雖然能夠為指揮員撥開傳統的“戰爭迷霧”,但海量的信息又讓指揮員陷入數據的“汪洋大?!敝?,加之智能化手段在合成視頻、圖像、文字等方面的突破,真假交織的數據信息帶來了全新的“迷霧”,這就要求指揮員能夠細察敵情,找準最有價值的情報數據,方能有的放矢指揮打仗。要科學編組偵察力量,將主體力量運用在主要方向、主要行動、主要區域內;要善于復合運用情偵手段,組織目標情報多重手段多方印證,確保情報數據真實可信;同時運用智能化指揮控制輔助決策系統精確分析、正確判斷并科學運用感知信息。
實時決斷是作戰行動的“優先級”?,F代作戰是典型“秒殺戰”。信息化智能化戰爭,分秒必爭,為了提高作戰平臺生存力、作戰體系抗毀力,對即打即撤、快速重組提出更高要求,增加了打擊難度的同時,提高了目標打擊時敏性。打擊時敏目標,堵點卡點往往出現在情報保障周期長、信息流轉鏈路長等環節。這就要求指揮員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依托智能化指揮控制系統實時決斷,形成時敏目標清單,自主解算能夠最快召喚、最優打擊的作戰單元、打擊平臺,軟硬一體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在實時決斷中實現對時敏目標精確打擊。(高 凱 史學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