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播報:山水即心境——專訪內地赴港辦展的藝術家唐悟剛

來源:華夏經緯網時間:2023-05-22 09:19:32

5月17日,職業藝術家唐悟剛“山水獨行·生命相伴”藝術展在香港開幕。圖為唐悟剛與自己的作品。劉大煒 攝


(資料圖)

題:山水即心境——專訪內地赴港辦展的藝術家唐悟剛

中新網記者 劉大煒

“久居城市會對自然有一種天然的向往。在我看來,山水就是人們的心境,城市中樓宇如山、人流如水,身處都市亦可親近山水、感受平靜。”赴港辦展的內地職業藝術家唐悟剛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唐悟剛1971年生于四川省,現居成都。他從2007開始創作以《武·逝》為題材作品而獨樹一幟,具有寫實與超現實主義風格。本月17日,他的第二個主題展“山水獨行·生命相伴”藝術展在香港開幕,展出18幅山水油畫。香港是展覽的首站。

5月17日,唐悟剛“山水獨行·生命相伴”藝術展在香港開幕。圖為展覽現場。劉大煒 攝

走進展覽,便可感受到與傳統意義上風景油畫的差異。唐悟剛的畫作融合了中國傳統水墨畫技法,簡潔線條勾勒出主觀化更強的山林與天地,山、水、沙、雪相互交織,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

對比此前的《武·逝》系列作品,本次展覽可以觀察到明顯的轉變。“這種轉變可能也反映了我心境的變化。”唐悟剛笑道:“人年輕的時候總想著去探索、去冒險、去打拼,當為打拼付出青春和努力或取得一定成果時,就會想‘解甲歸田’,產生回歸平靜生活的期許。”

5月17日,唐悟剛“山水獨行·生命相伴”藝術展在香港開幕。圖為展覽現場。劉大煒 攝

唐悟剛說,這種轉變大概發生在2014年。彼時幾個“臭味相投”的畫友經常聚在一起喝茶聊風景和山水,偶然間聊起古代中國人的田園情懷,感嘆現代都市生活中山水離人們越來越遠。又恰好《武·逝》系列已創作多年,他也想轉換一種風格,便萌生了創作山水題材的想法。

于是,2014年后唐悟剛相繼創作了《境—雁山》《山雨》等作品,并嘗試把個人技法的特點和繪畫語言延伸其中。在本次展覽的“山水獨行”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將自己結實的造型能力隱藏在看似隨意的筆觸和優雅而微妙的色彩中,創造出與中國自然環境和文化形態相匹配的視覺圖像。

5月17日,唐悟剛“山水獨行·生命相伴”藝術展在香港開幕。圖為展覽現場。劉大煒 攝

唐悟剛筆下的山水,多帶有云霧繚繞、煙嵐迷濛之感。這種風格與他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四川盆地常年水汽較重,這種色調在繪畫中的呈現就是非常雅致和寧靜的灰色系列。它沒有像熱帶地區艷麗的色彩,往往比較含蓄,這也比較符合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特點。”唐悟剛說。

之所以形成這種風格,唐悟剛認為也是順其自然。“我從小就喜歡在鄉間山野里瞎玩,學畫時也常去山里寫生。再加上從小學習的古詩詞之類傳統文化影響下,慢慢變為一種中西合璧的感覺。”唐悟剛說。

這種中西合璧也是唐悟剛選擇香港作為展覽首站的原因之一。在他看來,香港的文化氛圍濃厚,更是中國與世界溝通的窗口。且在這個繁華的都市中,并不缺少親近山水的機會。“就像我之前說的,山水即心境,身處鬧市仍可尋求內心平靜,關鍵在于如何選擇。”唐悟剛說。(完)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國際茶日”第十三屆桂林恭城油茶文化節開幕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