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動態:玩泥巴的瓷器匠人劉上輝:趕制手工陶瓷產品 受國際客商青睞

來源:華夏經緯網時間:2023-05-22 16:11:25

題:玩泥巴的“80后”瓷器匠人:趕制手工陶瓷產品受國際客商青睞


【資料圖】

作者 楊靜

連日來,位于千年“木塔之鄉”山西省朔州市應縣的陶瓷生產車間內,劉上輝正和數十名工人趕制一批銷往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家的手工陶瓷產品。茶壺、調料盒……泥漿在他們手中經過一系列工序,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日用瓷器。

劉上輝正在進行修洗工作。楊靜 攝

劉上輝說,今年以來,公司海外訂單量激增,訂單排到了8月份。“我們手工制作的異形瓷產品造型新穎、工藝精湛,深受國際客商青睞。”

劉上輝正和工人趕制一批銷往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家的手工陶瓷產品。韋亮 攝

作為“中國北方日用瓷都”,應縣日用陶瓷產量大、品種多、質量好,國內市場占有率接近30%。國際市場開拓步伐較快,東歐、西亞、中亞、東南亞、非洲、北美等地市場均有銷售。2023年以來,該縣陶瓷產品出口訂單穩步增長。

出生于1984年的劉上輝是應縣博達瓷業有限公司注漿車間負責人,從事陶瓷行業10余年。“剛進入社會就跟著師傅在廣東潮州從事陶瓷工作,最開始工作時很緊張,打漿時手都在抖,師傅教著都做不成,幾乎做不出合格品。”

注漿車間整個工藝流程包括化漿、過篩、除鐵、打漿、注漿成型、脫模稱重、安裝、修洗、干燥一共9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等泥漿干到合適的時候才能進行下一步,僅注漿一套流程最少需要8個小時,完成后進行掛釉、烤制,一件瓷器才能成型。

倒漿厚度影響瓷器燒制出來的形狀樣式,注漿需手工操作,按照品種的重量控制好產品的薄厚度。楊靜 攝

“學會一整套注漿流程大概需要半個月,要慢慢做,不能急功近利。”已經重復這一流程10余年的劉上輝到現在都不敢說自己已經完全精通注漿成瓷,“只是對這一塊比較熟練。”

劉上輝告訴記者,倒漿厚度影響瓷器燒制出來的形狀樣式,注漿一定要手工操作,按照品種的重量控制好產品的薄厚度。此外脫模也比較難,尤其是有器型有造型的瓷器,脫模取坯時要控制好坯體的干濕度,輕拿輕放,防止坯體變形。

“注漿考驗工人的觀察力、手感,還需要有耐心。”劉上輝說。如今,他只要看一眼,用手感覺一下,就能大概確定泥漿是否干燥,是否可以脫模。

脫模取坯時要控制好坯體的干濕度,輕拿輕放,防止坯體變形。楊靜 攝

劉上輝工作的應縣博達瓷業公司2017年10月開始投產,公司98%的陶瓷產品用于出口,銷往中亞、歐美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根據海外市場需求,該公司主要研發生產異形陶瓷大配套,年銷售額1.2億元,年產量可達5000萬件。

“注漿部分現在一個人一天能做100多個,小件瓷器干燥快,脫模快,數量多點,合格率能達到95%以上。”劉上輝說,現在工廠里的工人有很多都是其徒弟,“只要有信心、有耐心,慢慢去學去做,一定能做好。”(完)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環球訊息:第24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凸顯時尚風韻 中外歌手以歌傳情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