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夏縣發現兩座魏晉墓 兩處墓地最短距離150米

來源:華夏經緯網時間:2023-08-25 16:31:09


(相關資料圖)

中新社太原8月24日電(記者 楊杰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4日對外發布,在運城市夏縣發掘一處古墓群中,發現疑似三國曹魏或西晉初年墓葬2座,為研究河東郡魏晉時期經濟文化提供依據。

M21墓室俯拍圖。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上述古墓群位于夏縣裴介村西,東北直線距離10公里,是戰國時期魏國都城古安邑遺址和漢晉河東郡治遺址所在地。

此次發掘的128座墓葬中,有東漢和魏晉墓葬10座、宋金元墓葬39座、明清及時代未詳的墓葬79座。其中,發掘疑似三國曹魏或西晉初年墓葬2座(編號M21和M22)。

該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丁金龍介紹,這兩座墓葬位置互鄰成組,且墓型和葬俗相同,隨葬品也有共同之處,二者時代應當相近。兩處墓地之間最短距離150米,這極有可能是墓地興衰導致的“距離”(即時代造就的“距離”)。

陶凹沿盆。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M21出土的凹沿盆,器型獨特,寬沿下凹如輪槽傾斜狀,這也是考古人員將這兩座墓葬確定為三國曹魏或西晉初年的主要證據之一。

除了凹沿盆外,這兩座墓葬呈現的整體特征和部分文化因素見于西安三國曹魏紀年墓。

河東郡屬于曹魏政權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M21與M22沿襲了部分東漢晚期的墓葬特征,但又呈現出土洞、隨葬品少、使用灰陶、用殘磚鋪地的新風格,這種情況符合有關曹魏時期的一些歷史記載。

丁金龍表示,考古隊傾向認為這兩座墓的時代為三國曹魏或西晉初年。河東郡治是漢代、曹魏和西晉時期的中心城市之一。墓葬的發掘為探討河東郡曹魏時期和西晉初年的墓葬提供了重要資料。(完)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體驗無障礙電影講述——請給我兩分鐘,讓我把電影講給你聽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