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減量提質” 學生樂享暑期

來源:中國教育報時間:2023-08-06 10:04:37


(資料圖片)

暑假作業是學校落實減負增效的關鍵一環。今年暑假,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直面以往暑假作業形式單一、教師批改滯后、學校無法監管等問題,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暑假作業模式,構建暑期育人新生態。

個性化作業開啟多彩假期

有別于傳統作業本形式,大東區各學校的暑假作業皆通過智能終端布置。教師制定學習任務后,一次性發布28天的作業內容,系統則每日發送當天的作業練習。學生通過智能終端每天十幾分鐘就可完成,大大降低了作業負擔。

借助智慧教育平臺,大東區各學校根據本學期學生知識點掌握程度有針對性地推送作業,實現暑假作業的“量身定制”。暑假作業由“鞏固復習”與“新課預習”兩部分組成,作業內容以學期內教學重點為主,以新學期預習為輔,學生在鞏固舊知識基礎上,為新學期的學習打牢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暑假作業利用智能終端,采用了“習慣打卡”“專項練習”“七彩任務”“闖關訓練”等新穎形式,學生逐一攻克即可完成作業。學習像游戲闖關,輕松有趣,學生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同時,智慧平臺自帶有趣的配音、思維導圖、繪本閱讀等靈活的數字化形式,使學生學習內驅力增強。

數“智”引領回歸教育本質

在大東區,暑假期間,學生完成作業后拍照上傳,教師通過平臺能看到當天作業提交人數、問題正確率、作答時長,了解班級整體情況。經過智能批閱后,會生成班級和個人的學習報告,教師可根據報告立即開展實時反饋、數據統計、在線作業展評等工作,批閱速度和反饋時效全面提高。針對作業中出現的共性錯題,教師圍繞知識點錄制微視頻,解除學生疑惑,打通知識堵點,有效提高了個性化輔導的效能。

教師在發布任務后,系統會自動生成作業通知單分享給家長,方便家長了解孩子作業進度以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提升,避免增加孩子作業負擔。同時,家長可更加科學地安排孩子假期生活,如帶領孩子走向戶外,提升孩子勞動、運動、藝術等綜合能力,參觀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等,通過親身實踐來體悟課本中的抽象知識,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智慧賦能創新教育模式

大東區暑假作業模式的創新,得益于區域整體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創新升級。

自2021年至今,依托智慧教育平臺,大東區教育局啟動了區級、校級資源專項建設,項目建設至今,已積累課件、視頻、試題等優質云端資源超8000萬條,名校、名師區本資源1.7萬條。此外,大東區還將數據采集及智能分析功能作為指導教師用好教學資源、合理布置作業的路標。首先,教師通過智慧教育平臺的區本資源、校本資源,能快速有效地精選作業內容;其次,平臺基于對學生學情數據的采集、對作業的分析診斷,讓精準教學得以實現。

圍繞暑假作業,大東區借助智慧化手段,賦能暑期育人新生態,有效推動了區校聯動、家校共育、師生互動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未來,大東區將進一步打造教育教學新模式,推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孩子都享受到高質量發展帶來的福祉。

(作者系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教育局信息化科科長)

《中國教育報》2023年08月06日第4版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來,合個影!
下一篇:最后一頁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