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動態:中國最高法發布案例 推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4-08-16 15:51:24


(資料圖)

中新社北京8月16日電 (記者 張素)16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5件人民法院服務和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典型案例,旨在進一步推動完善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此次發布的案例重在促推協同轉型。在“哈爾濱某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與哈爾濱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案”中,案涉汽車生產企業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悠久歷史。當地法院通過調解尋求雙方利益最佳平衡點,加強府院聯動,協同實質化解糾紛,為傳統汽車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紓困解難。

最高法認為,該案是司法助推因地制宜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增強發展新動能的生動實踐。

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起主導作用。此次發布的案例重在促推創新轉型。在“天津某傳熱設備有限公司與韓城市某熱力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合同糾紛案”中,案涉企業開發了利用煉鋼沖渣水余熱供暖技術,通過技術創新、降碳減污實現節能環保、產業提升。

最高法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鋼鐵、清潔生產技術和清潔能源開發糾紛案件中,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考慮涉案技術方案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實踐性,依法保障技術服務方享有節能效益分享合法權益,加大對生態環境科技、綠色低碳技術等創新成果的司法保護力度,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促進成果轉化運用,推進產融結合,推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此外,在“賴某某訴廈門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中,當地法院積極回應民眾關切,將在小區充電設施建設時予以配合、提供出具同意安裝充電樁的證明材料等便利納入物業服務的義務范圍,依法保障業主權益。同時,明確物業服務企業應當采取合理措施,協助安裝、管理、維護充電基礎設施,保護業主的人身及財產安全,消除安全隱患。

最高法表示,人民法院要“把在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司法裁判全過程”。(完)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集大原高鐵成功引入大同南站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