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熱現場丨打沙嘎 做毛氈 編馬鞭 新疆江格爾文化旅游節非遺“吸睛”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原創時間:2023-07-28 13:33:48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拍熱扎提·阿不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打沙嘎、做毛氈、編馬鞭……7月26日,2023年“油畫塔城”文化旅游季·新疆江格爾文化旅游節上,來自和布克賽爾縣各鄉鎮場的80余名各級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拿手絕活”。

2023年“油畫塔城”文化旅游季·新疆江格爾文化旅游節上的蒙古包毛氈制作比賽,圖為參賽選手正在打羊毛。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拍熱扎提·阿不都 攝

吉爾合·帕瑪是和布克賽爾縣莫特格鄉夏爾古村村民,從小看著母親制作氈子,如今也成為村里制作羊毛氈的一把好手。當天,她跟同村兩位姐妹一起展示蒙古包毛氈制作技藝。吉爾合·帕瑪跟姐妹將彈好的黑色羊毛平鋪在干凈的席子上,用白色羊毛點綴其中,再把開水均勻地灑在羊毛上,再經過卷氈、搟氈等步驟,反復多次,鑲嵌著梅花鹿形狀的一塊氈子初見雛形。

“蒙古族的生活與氈子是分不開的,我們現場展示毛氈制作技藝,也是想讓更多人了解這個非遺項目。”吉爾合·帕瑪說,“和布克”蒙古語意為“梅花鹿”,她們今天制作的梅花鹿毛氈,也有很好的寓意。

在2023年“油畫塔城”文化旅游季·新疆江格爾文化旅游節上,和布克賽爾縣莫特格鄉夏爾古村村民吉爾合·帕瑪(左一)與姐妹展示梅花鹿羊毛氈。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拍熱扎提·阿不都 攝

和布克賽爾縣文化館辦公室主任埃潤告訴記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賽事是新疆江格爾文化旅游節重要的主題活動之一,包含沙嘎(髀石)比賽及蒙古包毛線制作、馬具制作、蒙古包毛氈制作4個非遺項目的展示比賽。舉辦此次比賽,就是想讓更多年輕人看到這些歷史印記,將這些技藝傳承下去。

在馬具制作展區,12歲的參賽選手巴特巴依爾·巴德瑪拉格外引人注目。只見他將粗細均勻的長牛皮左右交叉,一會兒就編出了馬鞭。“現在,花樣很多,有方形的、圓形的,我都會編。除了馬鞭,我還會做馬嚼子、馬絆等馬具。”他說。

2023年“油畫塔城”文化旅游季·新疆江格爾文化旅游節上的馬具制作展區,12歲的參賽選手巴特巴依爾·巴德瑪拉正在制作馬鞭。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拍熱扎提·阿不都 攝

巴特巴依爾·巴德瑪拉家住和布克賽爾縣查干庫勒鄉布恩布特村,家中養著40多只羊、10頭牛、20多匹馬,他的父親是馬具制作能手。兩年前,巴特巴依爾·巴德瑪拉利用假期開始跟父親用家里自制的牛皮作原料學習制作馬具,去年,他已經可以獨立完成馬鞭制作了,做好的馬鞭自家能用,也可以拿到市場上去賣,能賣100多元。

2023年“油畫塔城”文化旅游季·新疆江格爾文化旅游節上的沙嘎(髀石)比賽。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拍熱扎提·阿不都 攝

“像這樣的非遺項目展示比賽每年都會舉辦。”和布克賽爾縣非遺中心干部別木布加甫·薩仁高娃說,接下來,我們將通過舉辦非遺傳承人培訓班、展會推介等方式,讓更多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讓非遺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網評新疆”好聲音 | 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經委、政務中心主任劉純:以“評”言志 以“評”言情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