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0億到336億!龍馬緣何青睞科爾沁區?

來源:通遼日報時間:2023-07-10 09:43:40

核心提示

2020年3月24日,由山東龍馬控股集團投資100億元建設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項目正式簽約。


【資料圖】

從開始接觸到正式簽約,百億級項目成功落戶科爾沁區,刷新了招商引資的新紀錄。

從2019年8月份首次洽談,到2020年3月24日正式簽約,再到2020年8月31日開工建設,這個百億級項目從簽約到建設全過程僅5個多月,速度之快,史無前例。

項目投資從100億元擴大到336億元,產值從100億元到760億元。通過這組對比數字看出 ,什么是好的營商環境?企業的信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

時光回到2019年,時任市能源局局長陳力偶然得知龍馬有投資新項目的意向,他覺得這是一個能恢復通遼工業基礎的項目,推薦給了科爾沁區。隨后,科爾沁區赴企業考察。

“數公里的廠房,到處是車間、工地。”科爾沁區招商團隊第一次到龍馬集團山東青州總部考察時的情景,讓通遼科爾沁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新明、科爾沁區發改委主任邵海清記憶猶新。當年12月份,科區招商團隊再次到青州,與龍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樊憲國深入洽談,力邀樊憲國到通遼來看看。

2020年初,科爾沁區終于等來樊憲國的考察洽談。“當我們把一摞子文件遞給企業后,企業看到了我們的真誠,當時合同就形成了。”王新明說,圍繞企業關注的資源要素,科爾沁區與近10個市直部門溝通,各部門分別作出書面答復。

在不斷接觸中,企業關心的風資源配置、用電、用工、土地等生產要素保障問題,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科爾沁區事先做足“功課”、坦誠相見,把“家底兒”亮出來。

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孟憲東對項目高度重視,每月調度一次,到山東和龍馬的關聯企業考察對接,了解企業的痛點、需求,爭取自治區支持,給予蒙東(通遼)風電裝備制造基地支持政策,打消企業的擔憂和顧慮。

在接下來的幾輪磋商中,市區兩級主要領導本著對龍馬集團和地方負責的態度坦誠交流,得到龍馬決策層的充分認同。

為保障項目建設用地,科爾沁區加快推進土地征拆,確保項目及時拿到凈地,及時辦理手續,及時開工建設。

能耗也是制約項目推進的重要瓶頸之一。“我們緊盯要素保障政策,多次跑自治區發改委尋求政策支持,以最短時間幫助項目通過節能審查,保障項目具備落地生產條件。”邵海清說。

“山東龍馬集團在我市投資建設的項目對增強我市工業基礎,拉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這是市能源局所出意見的一句話,全力支持并會同有關部門為龍馬爭取電價政策支持,給企業吃了顆“定心丸”。

企業投資大項目慎之又慎,“協議改了10多次,簽約前最后一刻,內容還在改。”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科爾沁區分中心主任張維娜曾是龍馬項目專班人員,她珍藏著項目簽約的照片。

項目啟動以來,自治區將其列為全區重大項目之一。市委、市政府更是將該項目建設作為頭號工程,以超常規舉措匯聚全市之力支持和推進。科爾沁區以一以貫之的干勁、吃盡千辛萬苦的韌勁和千方百計搞好服務的誠心保障項目落地建設。

“我們投資通遼,看中的就是這里土地廣闊適宜成片建設產業基地,風資源豐富、大兆瓦部件運輸方便;電價低洼地,電價每度電不超過0.36元;距原料地近,科左后旗、科爾沁區有我們所需的鑄造砂;還有當地優惠政策等。”內蒙古龍馬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曲鋒增說。

把企業當親人

“今天忙征地和葉片大件運輸的事兒。”“項目管家”王新明早早來到龍馬工地現場。

2022年3月,科爾沁區委、政府交給王新明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擔任龍馬的“項目管家”。龍馬剛鋪開攤子,道路、用地、用水等問題接踵而至。

進場之初,王新明在工棚辦公,代表政府和企業并肩奮斗。“企業來了,我們就要用服務的態度破解企業的擔憂、顧慮和不信任,保障項目順利推進。”他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龍馬項目工地。

“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難題,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科爾沁區委書記徐天鵬在政企“親清半月談”座談會上,與曲鋒增等企業代表交流時說。

隨著項目的推進,企業和市區兩級構建相互信任、理解、支持的關系,企業的信心越來越足,投資不斷增加,項目越滾越大。項目投資從100億元擴大到336億元,產值從100億元到760億元。通過這組對比數字看出 ,什么是好的營商環境?企業的信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作為勞動密集型制造業,龍馬用工需求非常大。科爾沁區乃至我市的職業院校和勞動力資源,也是龍馬看中的優勢之一。

科爾沁區召開區委常委會、企業用工專題會,成立高規格招工領導小組,與龍馬集團商議招工事宜,打造“政校企”培訓聯盟,組建企業用工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用工招聘和急需人才引進服務。

在全市共同努力下,龍馬集團順利招工三千多人。但這只是前期招工需求,全面投產后,還需用工近2萬人。

項目推進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難題都有人盯著,科爾沁區黨員干部把企業當親人,通過踐行“親人式”服務,“服務周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事情辦到”,讓龍馬在科爾沁區有歸屬感。

“科爾沁速度”

對企業來說,速度就是生命。科爾沁區黨員干部高效的執行力,讓龍馬折服。

項目簽約后,為保障龍馬集團早日把基地建起來、產業發展起來,科爾沁區成立高規格工作專班,由區委書記任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與,每天一調度、每晚一例會,從9個部門單位抽調工作人員集中辦公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對科區黨員干部來說,要速度已是常態。“項目進度急,因一些手續未及時辦理會影響項目建設進度、投產運行。科區推行重點建設項目‘容缺辦理’,為項目建設爭取更多時間。”王新明說。

“這里的人重情義,市區兩級領導高頻次調研,現場及時解決問題,‘項目管家’常駐企業,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務,企業在通遼發展有溫度、有速度。”來通遼三年多,曲鋒增對通遼的營商環境有話語權。

百億項目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的“科爾沁速度”是如何創造的?從科爾沁區幾位干部樸素的語言中,可以得出答案。

“在近年來一場場攻堅中,科爾沁區乃至通遼市鍛煉出一支作風過硬、能打硬仗的干部隊伍。”

“如果項目有一件事情辦不痛快,我們比企業還急,就想幫企業把事兒快點辦成。”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科爾沁區發展得更好。”

龍馬項目牽涉方方面面,記者接觸的幾位采訪對象只是萬千服務龍馬項目黨員干部群像的縮影。

從項目洽談、簽約到落地、開工,這背后凝聚著無數黨員干部全力推動項目的汗水和心血,他們甘做歷史的“鋪路人”。他們的貢獻,歷史不會忘記,通遼人民不會忘記。

記者 邵南 王曉飛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上海:探訪外高橋海通汽車碼頭
下一篇:最后一頁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