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態:小杏子如何種出大產業?專家學者齊聚新疆托克遜論“杏”話前景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3-05-18 23:09:58


(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新疆托克遜5月18日電 (茍繼鵬)立夏過后,氣溫漸高,“中國早熟杏之鄉”新疆吐魯番市托克遜縣的杏子日漸成熟。18日下午,第五屆全國杏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交流會在該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就杏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發展前景建言獻策。

位于天山南麓的托克遜縣屬典型大陸性暖溫帶荒漠氣候,光熱資源豐富,是新疆最早迎來春天的地方,杏子成熟上市也比較早。記者當日在托克遜縣的多處杏園內看到,一片片濃蔭中,杏樹枝頭掛滿綠中透黃的杏子,果農正忙著采摘。杏園邊上,人們盤坐樹下對剛采摘的杏子進行分級,等待客商上門收購。

托克遜縣副縣長馬國棟在上述會議致辭稱,經過多年發展,托克遜縣在實踐中逐步總結形成了自己的栽培技術,林果產業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加之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為“農文旅”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他說:“本次交流會為今后托克遜縣杏產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契機,希望各位代表在會議中暢所欲言,為杏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新疆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劉立強在會上提出,受果實成熟期集中與市場占有時間影響,杏果實采摘存在搶市場、憑經驗與不按果實發育規律采收等實際問題。應當根據當地杏成熟過程中的品質變化分析,結合田間采收方法及果實質量等內容的調查,提出切實可行的杏果實成熟期評判標準,制定科學規范的田間采收技術。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馮建英表示,隨著消費升級和物流產業發展,新疆特色鮮果進入全國市場的條件越來越成熟。“我認為托克遜縣的杏子品質優良、香甜爽口,且氣候條件造就這里的鮮杏具備‘早熟’優勢。建議當地進一步強化產區優勢,擴大產區影響,提品質、樹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促進杏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她說。

據托克遜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副局長童振榮介紹,截至2022年底,托克遜縣特色林果種植總面積達16.13萬畝。其中杏種植總面積9.75萬畝,結果面積6.88萬畝,平均畝產量500千克。2022年杏總產量24771噸,銷售收入13674萬元。(完)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世界熱資訊!中韓合作義烏專場活動舉行 共享開放新機遇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