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門上插艾葉是什么意思?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來源:廊坊生活網時間:2023-06-02 08:57:09

端午門上插艾葉是什么意思?

門上插艾葉寓意求福、安,也能驅蚊蟲。插艾葉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端午節上山采藥,則是中國各個民族共同的俗。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端午節有哪些風俗慣?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盛行于吳、越、楚。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4、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5、懸鐘馗像

鐘馗捉鬼,是端午節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鐘馗,即武舉不第,愿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瘧疾痊愈,于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鐘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6、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標簽: 端午門上插艾葉是什么意思 端午節有哪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婚內出軌離婚是否可以凈身出戶?會面臨刑事處罰嗎?婚內出軌要承擔什么責任?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熱點圖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