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的關鍵是什么(課程改革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來源:互聯網時間:2023-07-10 22:12:41
導讀

1、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參與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


(資料圖)

2、如何實施,應尊重學生,還學生學習的自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環境,加強交流與合作;給每位學生以期望和激勵,讓學生有成功感;適當進行數學開放題教學。

3、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新教材的使用,讓我們感受到數學教學改革正邁著堅實的步伐前進著。

4、新教材體現了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向學生提供了現實、有趣、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素材;為學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臺;展現了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求。

5、新教材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

6、然而,我們作為教師是否能夠充分利用好教材,改變過去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7、比如:課堂以教師為主,對學生要求太多,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被動接受,在學習上依賴性強,厭學情緒明顯,學習效率低下等等。

8、下面談談本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幾點做法。

9、   一、尊重學生,還學生學習的自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0、  (1).要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必須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

11、興趣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永不枯竭的動源泉。

12、正是因為這樣,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13、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4、兩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從自己豐富的教學實際經驗出發,認為“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

15、赫爾巴特學派甚至將興趣視為教育過程必須借助的“保險絲”。

16、他們都認為“好學”對教育非常重要。

17、可見,將興趣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發生的運行機制,是有識之士的共識。

18、   (2).要使學生有興趣,必須留給學生學習的自由。

19、自由活動是人發展的內在依據,學生的學習也應如此。

20、學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師,而且自己也獨立學習。

21、學生應當是主動的學習者。

22、許多教育事實也反映出,真正的學習并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出自學生本身,我們應該讓學生自發地主動地學習,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自己找到并發現、糾正自己的***。

23、如果我們把每種事情都教給學生或者規定他們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會妨礙他們的主動參與和自主發現,妨礙他們的發展。

24、比如,《打折銷售》這一節,如果課堂上就單純地出示例題,然后分析題意,給出解答過程,接著再模仿練習。

25、最后幫學生總結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26、那么這類問題雖然與實際生活相關,但學生卻未必有多大興趣。

27、假若我們設計一個課堂活動,讓學生模擬商店的從進貨、定價、促銷到賣出的全過程,學生一定會非常積極踴躍,樂于去對打折銷售的過程進行分析、計算。

28、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自然會聯想到各個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標價與銷量的關系,進價、標價、售價與打折和利潤之間的關系,這樣需要學生鞏固、提高的知識可能自然就解決了。

29、   (3).要留給學生學習的自由,必須充分尊重學生。

30、教師往往只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教學過程,最容易忽視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實際情況。

31、教師憑想象充分準備一堂課,并依此設計如何去講授,雖然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其結果往往也只是學生被動地接受。

32、如果我們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課堂上交給學生恰當的主動權,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33、比如線段的比較,我們在黑板上畫出兩條線段,然后按教材介紹用圓規怎樣比較,用刻度尺怎樣比較,這時學生也許就會提出:用得著這么麻煩嗎?不是一看就知道長短了嗎?的確,在生活中,觀察法也許是用的最多的,我們應當尊重學生的切合實際的觀點,甚至就可以完全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討論如何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這時學生一定會提出很多不同于教材而又很實用的方法,學生的方法都應該得到老師的充分肯定。

34、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由于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開,因此數學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數學思維活動。

35、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數學活動的開放度。

36、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主動參與條件,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1).巧創激趣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7、 教學實踐證明,情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傾向,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

38、(2).運用探究式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

39、教學中,在以教師為主導的前提下,堅持學生是探究的主體,根據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伴隨知識的發生、形成、發展的全過程進行探究活動,教師著力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索,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品嘗到自己發現的樂趣,才能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創造欲。

40、只有達到這樣的境地,才會真正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

41、(3).運用變式教學,確保其參與教學活動的持續熱情。

42、變式教學是對數學中的定理和命題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變式,以暴露問題的本質特征,揭示不同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的一種教學設計方法。

43、通過變式教學,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和熱情。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山東省臨沂市發布暴雨橙色預警
下一篇:最后一頁

精彩圖集(熱圖)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