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心”文創吸睛 中國文化消費場景再升級

來源:華夏經緯網時間:2023-07-12 12:26:05

(神州寫真)“不走心”文創吸睛 中國文化消費場景再升級

題:“不走心”文創吸睛 中國文化消費場景再升級

作者 楊英琦


(資料圖片)

炎炎夏日,陜西考古博物館一款“不走心”雪糕文創被人們想起,再次引來網友圍觀。

乍一看,這款名為“鏤空人面覆盆形器”的雪糕造型似花盆,五官寥寥幾筆,神情“迷茫”。有不少人認為,其設計“過于潦草”,但看過文物原型的游客卻大呼“寫實”。這種反差吸引不少游客前往博物館一睹文物真容。

2022年8月,一名兒童正在品嘗“鏤空人面覆盆形器”雪糕。楊婉清 攝

近來,別出心裁的博物館文創產品層出不窮。湖北省博物館咖啡廳以“曾侯乙編鐘”為原型推出“編鐘鹵蛋”,甘肅省博物館對“銅奔馬”的正面形象卡通化處理形成“馬踏飛燕”玩偶,三星堆博物館則將文物與民俗結合,設計出四個青銅小人圍坐一桌打麻將……

種種“腦洞大開”的創意不僅打破傳統文創產品給人的刻板印象,也使人們對其文物原型倍感好奇與親切。面對博物館外的“出圈”新場景,陜西考古博物館文創雪糕的設計團隊直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有人從‘鏤空人面覆盆形器’上看到了古人對未知的神往,也有人被它嚴肅卻‘潦草’的特點所打動。文物身上的多重反差、多種解讀給了我們設計靈感。”陜西華夏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朱先慧告訴記者,雪糕既是“夏日文創”的良好載體,也拉近了人們與文物之間的距離,因此備受游客歡迎。

作為文物的“補充展示”,文創產品的創意詮釋使人們看到更多在博物館一掠而過的文化細節。“文創行業主要特點就是創新。”朱先慧表示,文創產品是對文化的探索與詮釋,不斷更新的文創產品折射出人們面對文化的不同感受。

隨著文創載體不斷升級,人們對于文創的理解不再囿于“用作留念的具體物品”,而是愈加注重儀式感與體驗感,追尋“身臨其境”的文化感受。諸如,博物館內集章“打卡”,在景區與“李白”“房玄齡”角色互動,沉浸于唐風市井生活街區,預約一場博物館劇本殺……

2023年1月,游客身著漢服在西安大唐芙蓉園內游玩。中新社記者 張一辰 攝

中國旅游研究院此前發布的專項調研數據顯示,僅中國2022年上半年的文化消費支出中,以文創為代表的購物占比達55%。文創開發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內容。同時,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每半年或每季度會進行一次文化場館參觀或觀影賞劇活動,擁有沉浸感、格調感的文化體驗空間拉近了文化與人們的距離,并帶動了文化消費。

“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消費者,‘年輕化’是近年來文創行業的主要特征。”陜西省旅游協會旅游商品與裝備分會副會長李向宇表示,“90后”“00后”已成為文創消費的主要人群,其消費需求不只有功能性和實用性,還有產品的美觀性和體驗感。

“萬物皆可‘文創化’已成大勢所趨,文創市場的發展空間不可小覷。目前‘出圈’的文創產品將幽默詼諧的設計應用其中,正滿足了年輕消費群體的心理需求。”李向宇同時提出,迎合消費者審美變化也導致了文創產品設計趨同。

陜西省社科院專家王曉勇認為,文創設計應在遵循當代社會價值觀的同時,為傳統文化持續賦能新元素。“隨著文化消費場景不斷升級,文物熱度正轉化為文化溫度,其文化價值將真正發揮至生活的每處角落。”(完)

標簽:

責任編輯:FD31
上一篇:廣西大化瑤鄉布努瑤歡度“祝著節”
下一篇:最后一頁

最近更新

信用中國

  • 信用信息
  • 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 網站文章